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通知

2022年07月13日 18:59  点击:[]

校属各单位:

近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再起,各类冒充政府、医院、街道、社区、学校等疫情防控单位工作人员,以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种种理由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疫情防控工作,并对师生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防电诈工作,学校党委保卫工作部(保卫处)搜集整理了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骗局及防范攻略,现将相关内容随文附后,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疫情期间的校园防电诈宣传预警工作,及时通过单位工作群、学生群、班级群等宣传渠道转发各类预警信息,有效预防师生上当受骗。

骗局一:冒充“防疫工作机构人员”发信息,以能够快速查询核酸结果,但需额外付费为由进行诈骗。

攻略一:核酸结果都是由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私人渠道!凡是需要额外付费查询的,都是骗子的套路。

骗局二:冒充“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员”打电话,恐吓受害人可能感染新冠肺炎,需购买特效药等为由进行诈骗。

攻略二:国家相关机构针对疫情研发的所有药品均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不可能私下联系和售卖。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凡是打着“特效药”旗号的,都是骗子的套路。

骗局三:冒充医疗机构谎称异地家属感染新冠肺炎,需要紧急汇款支付医疗费用等为由进行诈骗。

攻略三:新冠肺炎疫情流调工作不向个人收取任何费用,确诊病例治疗费用也由国家医保和地方政府全额承担,不对患者收取任何费用。凡是以疫情为由要求转账的,都是骗子的套路。

骗局四:冒充“社区工作人员”,以采集疫情防控信息为由发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开病毒链接进行诈骗,或者以各种理由发短信,索要“验证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攻略四:坚决做到不明链接不点击,验证号码不转发,金融信息不透露。确需申报的疫情防控信息请通过官方发布的平台进行申报,或通过官方公布的电话进行咨询。

骗局五:冒充学校老师在学校班级群中以“线上培训”“组织体检”“做核酸检测”等理由,收取费用进行诈骗。

攻略五:收到需要缴纳费用的通知,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向老师核实情况,切记不要盲目转账。

骗局六:诈骗分子利用师生疫情期间空闲时间多,互联网依赖程度高等特点,通过QQ、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渠道,以做任务、刷销量、免费领取物品为名,“高佣金”、“高返利”招聘兼职刷客。

攻略六:时刻谨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

骗局七:诈骗分子在网上散布“办理无息贷款”等广告,诱使受害人进入虚假贷款网站或安装虚假贷款APP注册个人信息,之后骗子自称银行客服,可以放高额贷款,但是需要被害人交纳手续费等,以此骗取钱财。

攻略七:申请贷款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和平台。不要轻信网络贷款APP,正规贷款在放款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放款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不要轻易相信“低利息、高额度、免担保”贷款!

骗局八:骗子通过构建虚假投资平台,告诉受害人自己有高人指点或者内幕消息,稳赚不赔,用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被害人投资。

攻略八:诈骗套路多,投资需谨慎。投资理财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和平台,凡是网友推荐投资理财、彩票赌博的,都是诈骗!

疫情当前,大家务必提高防范意识,收到涉及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请各单位在做好预警工作的同时,及时向保卫处反馈师生接收到的不明涉财信息,以便学校及时会同公安机关进行甄别研判和处置。

联系人:梁栋,24小时联系电话:13919853151。

特此通知。

党委保卫工作部(保卫处)

2022年7月13日

通讯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邮编 : 730070

管理员邮箱: webmaster@www.i-reallink.com

域名备案信息: [www.www.i-reallink.com/陇ICP备14001560号-2] [www.lzjtu.cn/陇ICP备14001560号-1]    

CopyrightsO2020 AII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卡塔尔世界杯正赛时间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103号